高州圣女果、苦瓜、甘薯采收忙,“南方小果蔬”出发去北方
倒出、推平,圣女薯采收忙蔬出换另一桶,南方再倒出、小果再推平……一桶桶刚采完的发去圣女果被装入塑料箱,再由车队运往临近冷库。北方
田间站点的工作人员将采摘的圣女果装箱
北国银装素裹,田地大多进入休耕期,圣女薯采收忙蔬出九游而在广东省茂名高州市,南方冬种果蔬产地正热火朝天,田间地头、转运站点车水马龙,一片繁忙景象。
在高州市荣迪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荣迪合作社”),第一批冬种圣女果于1月11日正式开采。在一望无垠的田地里,整整齐齐的圣女果竹架绵延不绝;走近,垂落的枝叶被有序地夹在竹架间相连的绳线上,密密麻麻的绿果间点缀着些许成熟的红果,十分抢眼。
密密麻麻的绿果间点缀着些许成熟的圣女果
“这批冬种圣女果刚开始成熟,日采量不高,只有四五千斤,但再过十天左右就会进入采摘旺季,每天能收获上万斤。”荣迪农业负责人钟荣迪兴奋地说。
圣女果种植田
为了能够尽快即时采摘,迎接即将到来的上市高峰,钟荣迪从外地聘请了临时的护理和采摘团队。他表示,圣女果主要是销往北京、甘肃、陕西等北方省份,特别是在冬季,不仅销量高,而且价格可观。
在荣迪合作社靠近马路的地方,一座大型厂房即将建成,钟荣迪告诉记者,他申办的销售公司前两天刚刚获批,并且还注册了自己的品牌——“迪丰”,待十几天后厂房建成,冷库、分拣线和包装线都会运来这里。据钟荣迪介绍,近些年,圣女果的价格坚挺,前年田头收购价一度超过10元/斤,去年稍低一些,但也有6元/斤左右,今年提高到了7元/斤。三年间,他所种植的圣女果也从十几亩增长到160亩。
雇工正在采摘圣女果
傍晚时分,高州市海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州海亮”)的仓库门口,还有三辆卡车正在装载,“这些是来自湖南的订单,其中两辆装的是苦瓜,一辆是辣椒,它们都是早上采摘后分拣和包装的”,海亮公司负责人郑延平说,“这是今天最后一批了,早些时候已经有几卡车运走了,还有很多是一些小采购商自己开车来装运的。”
高州海亮仓库门口装满货物的卡车
苦瓜是高州海亮最重要的冬种果蔬,种在整齐划一的大棚里,种植面积达200亩。“我们被分为了三组,每组20人,负责料理将近70亩苦瓜大棚”,一位正在给苦瓜花授粉的工人说,“早上摘苦瓜,下午给花授粉,这一季苦瓜可以一直采到三月份”。
高州海亮苦瓜种植田内长势喜人的苦瓜
在高州市石鼓镇创职种植专业合作社,广泛种植着甘薯、玉米、辣椒、香蕉等作物。在甘薯产地,拖拉机的轰鸣声震天,一排排的甘薯从地下被翻出。负责人潘积创告诉记者,三两天前收到一份三万斤的订单,工人们正在配合拖拉机抢收,“虽然用拖拉机能够节省很多人工,但仍然需要有人将翻出的甘薯挑拣出来,为了赶上拖拉机的进度,我让一些原本在辣椒地工作的雇农也来帮忙了”。
拖拉机已完成前序工作,地里的番薯等着工人来采收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流交通体系的完善,北方对反季节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大,“北运菜”逐渐成为了冬种果蔬的代名词。高州市地处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冬季温暖。上世纪80年代起,高州开始大规模种植北运菜,现在已经发展为广东最大的北运菜生产基地。据了解,2023年,高州市完成冬种作物计划总面积28.97万亩,其中冬种蔬菜22.72万亩,它们被大量销往华中、华北、西北、长三角等地区。
高州海亮隶属于浙江民企海亮集团农业板块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以下简称“明康汇”)。据郑延平介绍,高州海亮是明康汇17个自有基地之一,“当初选址高州就是基于集团建立越冬应季种植基地的意图。高州一方面的纬度较低,气候适宜冬种作物;另一方面离出海口较近,便于将果蔬运至明康汇主要供销的长三角城市群。”2014年开始生产以来,高州海亮已累计产出蔬菜瓜果5 万吨,产值3亿元。
明康汇门店
【见习记者】胡亦赟 记者 赵启旭
【来源】南方农村报
- ·减速农业数智化!茂名荔枝大数据平台接入DeepSeek
- ·他是心理学教师,却喜欢研究钢结构,还操着停车难的心!这个梅州人,不简单!
- ·下周,有一股较强冷空气等着你!日均降温幅度达6~8℃!
- ·全国两会·代表日记丨李杏玲:肩负嘱托再赴“春天之约”
- ·外交部:提醒在菲律宾及拟赴菲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
- ·潮州日报社一行到梅州日报社考察交流
- ·新视界丨涉足中国五大无人区!一位梅州人的西部之行
- ·春分时节,梅州天气有些“小任性”!
- ·启市大吉!往年该养甚么鱼甚么虾?
- ·车水马龙,“警”色“伊”人!来看2021年度“我心中的三八红旗手”刘瑛的事迹
- ·雷电、大风、强降水来了!气温骤降,注意添衣哦!
- ·梅州机场:3月16日12时起,有深圳和东莞旅居史的旅客须凭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机
- ·清远十家农业企业取患上“农业突出贡献企业”声誉
- ·十年不间断!千名读者为“梅州日报读者林”添绿上万株,用盎然绿意为梅州添绿增美
- ·“全国人大”全媒体专访李杏玲,讲述9年履职故事!
- ·关注3·15丨如何规范保健品市场?监管部门将从三个方面下手
- ·广东2项拟落选!学习运用“万万工程”履历典型案例拟推介名单公示
- ·加大力度推广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张晓建议被最高检工作报告吸纳
- ·上调倒计时!明日0时起,95号汽油即将进入“9元时代”...
- ·投资960亿!这项《规划》提出梅州至2025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目标
- ·广东连樟村落联动58同城“上新”培训 村落夷易近直呼“投简历比点外卖还利便”!
- ·梅州日报小记者项目座谈会今日举行:凝聚发展共识 助力项目完善
- ·梅州综保区参加汕头海关监管业务线上培训:发挥政策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
- ·潮州日报社一行到梅州日报社考察交流
- ·华为:增长家养智能睁开,助力数字经济以及实体经济融会
- ·关注3·15丨商事制度改革后职能部门如何做好监管?
- ·山西朔州市怀仁市发生3.6级地震
- ·激活中小企业“细胞”!2022年度梅州市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宣贯活动将深入开展
- ·“她经济”带来旅游市场“开门红”!梅州开启春季赏花旅游季
- ·车水马龙,“警”色“伊”人!来看2021年度“我心中的三八红旗手”刘瑛的事迹
- ·揭秘!“汕尾三鲜”的鲜味明码
- ·官兵争做“绿色使者”!梅州军分区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 ·关注3·15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现象不断,如何营造公平消费环境?
- ·关注3·15丨能否提高企业申报专利、商标等方面的指导?能否加强园区特种设备的监管、指导?
- ·484亿元赛道!AI养宠成风潮!高瓴、腾讯领衔入局
- ·关注3·15丨能否强化培训提高企业自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