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端午 情暖梅州~端午这样“拍了拍”我们
包粽子、粽做香囊,情端感受传统节日的午情午样九游文化内涵;诵经典、读历史,暖梅唤起人们心中的州端家国情怀;走进社区乡镇、贫困家庭,拍拍用行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连日来,粽我市举办形式多样的情端端午节活动。
品端午“粽”情
一年端午至,午情午样户户飘粽香。暖梅近日,州端我市机关、拍拍九游学校、粽企事业单位、情端社区等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午情午样包粽子、送粽子活动。
23日,市自然资源局联合梅县区侨联、梅县区程江镇岗子上居委开展了创文在行动暨“我们的节日——端午”志愿者活动。志愿者到锦发江畔花都小区举行包粽子比赛及学包粽子活动,群众积极参与,现场欢声笑语。活动还派发了创文宣传资料及问卷调查,普及创文知识;志愿者还到小区慰问困难党员,给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
梅州日报社干部职工相聚党员活动室一起动手包粽子。
23日,梅州日报社将党日活动与工会活动相结合,联合皇樽食品共同举办了“品端午粽香,抒家国情怀”主题活动。活动中,报社干部职工相聚党员活动室一起动手包粽子。现场包粽子能手带新手,一派融融端午情。
24日晚,市妇联、梅江区妇联在梅城开展了“扶贫送温暖巾帼在行动”系列活动。活动现场向社区贫困儿童发放慰问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关怀;15组家庭其乐融融一起包粽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动还邀请了获得梅州市“客都模范警嫂”、梅江区“最美家庭”荣誉称号的家庭成员代表分享了家庭故事。
端午节当天,芸香楼为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送去300多个粽子,梅州市山细郎食品有限公司为梅州市星儿家园自闭症康复中心儿童送去300个粽子……不少企业商家送粽子,传递传统节日的温暖和正能量。
承传统文化
近日,梅江区江南街道家综中心与江南街道各大社区联合开展了主题活动迎接端午:在新中社区,社工、志愿者和社区居民一起包粽子,学习端午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邻里互动及情感交流;在梅江社区,党员代表和居民一同动手包粽子和制作香囊,一同感受社区温暖、邻里深情;在白马社区,以贴画的形式组织亲子活动制作各种端午传统主题的立体展品,让小朋友们既能体验手工的乐趣,还能增进对端午习俗的认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孩子们跟着社工一起动手制作端午节香包。(受访者供图)
21日,梅县区“‘我们的节日·端午节’——微爱传递,情暖留守儿童”主题活动在南口镇车陂村南源世第举行。社工们制作了生动形象的PPT和视频,向孩子介绍端午节的来历、诗人屈原的故事及端午的习俗等。随后,孩子们还学习了端午节诗词歌谣,跟着社工一起动手制作了端午香包。
19日至30日,为弘扬中国传统节日,传播历史文明,市剑英图书馆开展了“粽”情端午忆屈原——端午节民俗知识竞赛活动,让读者了解屈原,熟知历史故事,营造节日氛围。
昨日一大早,家住梅城的梁女士就从市场买了一捆艾叶菖蒲提回家,并将其悬挂在家门口。“小时候,每逢端午,长辈都会在家门口挂上艾叶菖蒲,说可以驱病、防蚊、辟邪。现在自己也希望把这个传统延续下去,保持端午的仪式感,祈愿家人身体健康。”她说。
一位市民将艾叶菖蒲挂在家门口。 (林翔 摄)
这些活动只是我市传承端午文化,弘扬爱国精神的缩影。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凝结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市社会各界通过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等,让大家共同品味端午,传承文化。
本报记者:王玉婷 严伟涛 江婵 丘佳溢
图片:本报记者 吴腾江 林翔
编辑:张晓珊
- ·液态类食品散装运输该如何做?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求意见
- ·潮安区举办2024年南粤春暖暨百千万工程招聘活动
- ·梁道彬带队到潮安区检查督导创文创卫整治提升工作 把创文创卫工作 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
- ·“潮州人才林”种植活动举行
- ·佛山馆:成交额削减超300%,伽师特产成“顶流”|“疆品南下”体验馆⑥
- ·“中国瓷都时代新景——潮州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智库沙龙”在韩师举行
- ·佘楚雄以“四不两直”方式到潮安区彩塘镇检查督导创卫工作
- ·阅读更精彩 “充电”过假期
- ·65米35!阿卜杜艾尼打破尘封29年的男子铁饼全国纪录
- ·潮安区金石镇翁厝村“花卉文化节”闪亮登场
- ·潮州新增60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 ·广东省妇女健康知识宣传活动走进潮州
- ·打击药品经营违法行为!全国药监系统启动药品经营环节“清源”行动
- ·中科院院士卢煜明、马骏到我市开展专题学术讲座
- ·市总工会第十五届第七次全委会召开 完善职工服务阵地建设提高工会组织凝聚力
- ·春节假期我市治安环境平安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