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塘脚、挖莲藕、捉鱼儿…一起来看看梅州中学的别样“丰收节”
冬天的丰收节梅州中学荷塘,阳光透过楼房撒落在塘面,打塘的别微风吹过,脚挖九游波光粼粼。莲藕12月15日,捉鱼中学梅州中学校园内的儿起荷塘边热闹非凡,全体师生汇聚于此,梅州共同参与一场别开生面的丰收节活动“梅州中学校园荷塘丰收节”。一群师生在俯身探索,打塘的别他们挽起裤脚、脚挖撸起袖子、莲藕踏进荷塘,捉鱼中学打塘脚、儿起九游捉鱼儿、梅州挖莲藕……
荷塘边,丰收节师生们一步步向池塘中间挪动,泥水时而飞溅在他们脸上、身上。荷塘中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师生们踩在泥泞的塘底,小心翼翼地靠近它们。莲藕在泥泞的塘底静静地生长着,师生们伸手探寻,小心翼翼地挖掘着。每一次挖掘都是一次期待和惊喜,当莲藕露出水面时,他们会欢呼雀跃、互相祝贺。“我之前挖过莲藕,挖莲藕是有技巧的,莲藕茎是竖着长在水里的,莲藕则横着藏在塘泥里,需要用手伸进去探索,沿着莲藕茎向下摸索,就可以顺利将莲藕挖出。这个活动虽然累,但我感觉非常快乐,也很有成就感。”梅州中学生王泓涛挥舞着手中莲藕开心地跟记者分享道。
“我一直倡导要将校园环境纳入教育的一部分,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在这次挖莲藕的项目学习中,学生们不仅亲身体验到劳动的乐趣,还学习到了打塘脚等客家习俗知识。他们还能将劳动成果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做菜,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梅州中学校长罗庆松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劳动美德。
自2018年起,我国每年都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这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生动体现。梅州中学巧妙地将“中国农民丰收节”与校园荷塘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园的荷塘一年四季的变化,春播种,夏赏荷,秋收蓬,冬旱塘,并且结合客家传统习俗文化,在全体师生中开展劳动教育,设立了梅州中学校园荷塘丰收节。
“刚到梅州中学时,荷塘里莲花稀松,也少有学生去那活动。我就产生了改造池塘的想法,后面经过池塘清理、打井换水、改造种莲等,改造成现在的荷塘。”梅州中学校长罗庆松告诉记者,“现在看到常有学生们到荷塘边散步、读书,我感到非常的开心。一次在荷塘边观赏莲花,荷塘丰收节的念头就在我脑里浮现,于是组织举办了这次梅州中学校园荷塘丰收节。”
改造后,梅州中学的荷塘一年四季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春天,荷塘绿意盎然,湖水微波荡漾,湖畔的嫩绿柳丝轻舞。夏天,学生们欣赏着荷塘中盛开的荷花。秋天,学生们在荷塘里收获成熟的莲蓬。冬日里,学生们踏进暖冬荷塘,体会着丰收莲藕的乐趣。
自《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以来,梅州中学紧紧围绕“出彩教育成就出彩人生”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全劳动教育”,充分发掘校本资源,开展劳动教育,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实践课程和活动,逐步完善劳动教育评价策略,形成家校社全员化的劳动教育格局。
校园荷塘丰收节的成功举办,不仅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还提升了传统文化意识。近年来,该校积极创新举办了梅州中学丰收节、客家习俗知识展、重走院士路等特色主题活动,将校园空间、学校历史、校园文化等巧妙利用与结合,创设更多的平台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提升综合素质。“梅州中学还将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一个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校长罗庆松跟记者说道。
文/梅州日报记者:卜林飞
实习记者:刘桁谷
图/梅州日报记者:连志城
视频/梅州日报记者:卜林飞
编辑:林仪
审核:蔡颜颜
- ·提升管理水平 规范市场秩序
- ·佳作从何来?主创团队讲述省“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春闹》背后的故事...
- ·赞!梅州一案例上榜全省2022年度十大优秀非遗工坊建设案例名单
- ·2月27日至28日隆重推演!大型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来了!
- ·近90%AI大模型在互联网上“裸奔”!这三重风险必须警惕
- ·敬完最后一个军礼,他们重整行装再出发...
- ·梅州:“柚”是一年花开季 果农疏花授粉忙
- ·人勤春来早,山林添新绿!今年梅州计划精准提升森林质量64万亩
- ·狮子洋大桥索塔突破100米
- ·大型广东汉剧《王昭君》将于广州、龙岩、梅州上演
- ·梅州综保区招商队到深圳开展招商
- ·“善艺•心音100”项目启动!计划3年内开展百场次声乐人才公益培养活动
- ·为揽客面包车内加椅!广东多名“黑车”司机涉嫌危险驾驶被刑拘
- ·挖掘客家民居建筑的特点元素,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这场研学活动,有意义!
- ·春运期间,梅州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0.77%!
- ·以产品“含金量”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龙宇电子聚焦主业发力技改推动做强做大